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5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20
上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隐藏/显示图片
  • 左对称环
    杨燕妮, 李志刚
    2023, 56(6):  1. 
    摘要 ( 1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若I是左对称环L的理想,商群L/I关于乘法( x + I ) ( y + I ) = xy + I是左对称环,证明了I是左对称环L的理想充要条件是I是L的左理想(右理想),且I是L的邻接李环的理想,并证明了如果李环L具有相容的左对称环结构,则[ L,L ] ≠ L。
    基于移动预测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
    邢 娜, 王 军, 王子心
    2023, 56(6):  5. 
    摘要 ( 1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车载自组织网络、无人机自组织网络中节点高动态运动、网络拓扑变化频繁、链路维持时间短,使得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不能适用。为了满足高动态自组网的需求,改进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引入移动预测机制。首先,在邻居发现过程中加入节点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其次,在中继选择时考虑邻节点的距离,选择不易中断的链路;然后,利用NS3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提高了数据成功接收率,降低了端到端平均时延;最后,通过实物平台进行验证。

    基于内嵌专业知识和经验深度学习模型的浅海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李 琦, 孙桂玲, 常 哲, 黄 翠, 刘 颉
    2023, 56(6):  11. 
    摘要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突破传统的水下声源识别方法为研究目的,结合基于海洋声学环境理论和知识引导学习方法,建立基于内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深度学习模型,提高分类精度,增强识别的容错能力。从数值仿真方面,经声源参数化模型、水声传播模型和信号传递函数方法生成浅海环境中声学仿真数据,利用仿真数据训练一维深度神经网络;从实验验证方面,使用实验声学数据,对短距离内浅海声源信号分类,同时,对模型在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条件以及声学环境参数不确定性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解决识别模型应用于实际海洋环境背景下适应性差的难题。

    基于GPT模型语义反馈的多切分选择算法
    许美佳, 孙羽菲, 王 娜, 张玉志
    2023, 56(6):  19. 
    摘要 ( 1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切分是光学字符识别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影响着最终文本识别的准确性。传统光学字符识别一般是针对给定的文本图像提供单一的切分策略,但在处理低质量或者格式多变的图像时效果较差。研究了多切分候选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切分候选的基于GPT模型语义反馈的切分选择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通过与GPT模型的语义评估能力有效结合,对低质量文本图像的切分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识别的准确率。

    面向MT-3000异构处理器的PyTorch虚拟算子设计与实现
    王嘉豪, 王昊天, 隋轶丞, 陈 锐, 孙羽菲, 张玉志
    2023, 56(6):  24. 
    摘要 ( 2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国防科技大学团队自主研发设计了MT-3000高性能多区异构处理器,并将其作为重要算力部署于我国新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中。为拓展MT-3000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亟需攻克PyTorch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仅与国外少数厂商的硬件深度绑定这一技术壁垒。聚焦于PyTorch中常用算子与MT-3000异构处理器适配方法的研究。针对MT-3000处理器中,部分PyTorch算子难以利用DSP加速核实现加速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PyTorch虚拟算子。通过常用算子的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准确可靠,且基本没有性能损失。

    一种基于局部敏感哈希的文本数据去重算法及其实现
    申峻宇, 李东闻, 钟震宇, 张玉志
    2023, 56(6):  29. 
    摘要 ( 1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激发对网络数据的大规模需求,而网络数据往往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相似性,需要经过去重才能更好地被用于模型训练。目前的去重算法可以去除相似和相同的文本数据,但存在运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难以用于处理大规模文本数据。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文本数据的去重算法,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去重策略,极大提高了去重的运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50 h内完成371 GB数据的去重处理,较已有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去重效率。

    上海图书馆78转唱片放音技术研究与适用设备研制
    韩春磊, 张 聪
    2023, 56(6):  36. 
    摘要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78转唱片历经100多年时间跨度的流转存放已经成为濒危文化资源对其抢救、数字化工作势在必行其中回放音技术选型至为重要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出品的唱片物理特性深入研究梳理唱片声学机理选择适用放音技术和设备以准确还原历史唱片记录的原始音频信号结合上海图书馆开展78转历史唱片系统研究和放音技术设备研发实践多视角分析78转历史唱片技术特性阐释78转唱片高保真放音设备功能和技术原理历史唱片数字化工作重点是采用高保真回放音适用设备和正确方法采集物理唱片记录的音频信号实现唱片记录的声音信息完整、真实还原

    Climp63缺失对内质网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赵京华, 朱义萌, 胡俊杰
    2023, 56(6):  43. 
    摘要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质合成的场所从形态上划分内质网可分为连续的管状结构以及片状结构片状内质网通常被核糖体附着主要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Climp63(63-kDa cytoskeleton-linking membrane protein)是定位于片状内质网上的单次跨膜蛋白对片状内质网的塑形有重要作用它的缺失会导致片状内质网腔隙变窄利用敲除Climp63的哺乳动物细胞来探究Climp63缺失对内质网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发现,Climp63的缺失并不影响内质网中多种关键蛋白的表达这为Climp63以及片状内质网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Follistatin-Like 1单倍体敲除促进肺纤维化小鼠成纤维细胞自噬
    姜芳馨, 李霄鹤, 宁 文
    2023, 56(6):  47. 
    摘要 ( 1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Follistatin-like 1(Fstl1)是促纤维化因子在成纤维细胞中通过调节TGF-β信号参与肺纤维化发生过程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在细胞衰老和分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全肺中自噬不足通过博来霉素处理Fstl1+/-Fstl1+/+小鼠构建肺纤维化模型研究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Fstl1对肺纤维化的效应细胞即成纤维细胞中的自噬的调节。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p62的表达,q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ATG12的表达在肺纤维化发展的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的自噬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在第7d时成纤维细胞自噬降到最低随后逐渐恢复在未经肺纤维化诱导的小鼠中,Fstl1单倍缺失不影响成纤维细胞自噬;在博莱霉素处理的小鼠中,Fstl1单倍缺失提高了成纤维细胞自噬

    增温和增氮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霍玉珠, 郭宏宇, 王佳宁, 张慧敏, 王银华
    2023, 56(6):  51. 
    摘要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是全球变化的两大重要方面对全球生态系统均有深刻的影响为探究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0-10cm10-20cm的湿地原生态土壤进行模拟增温和增氮交互实验分析不同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应用冗余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温和增氮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各理化性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增温使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但对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有负面影响;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对增氮的响应有所不同总体上0-10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10-20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增加而提高揭示了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对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共同作用的响应特点为更好保护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效发挥其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环状RNA Circ-CCND1靶向miR-224-3p/SIRT1轴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黄建伟, 王 静, 张 权, 刘晓宇, 曾 海
    2023, 56(6):  58. 
    摘要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解环状RNA细胞周期蛋白D1(circ-CCND1)靶向微小RNA(miR)-224-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轴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利用q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circ-CCND1miR-224-3pSIRT1mRNA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down实验、RIP实验验证circ-CCND1SIRT1miR-224-3p靶向关系;EdU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检测SIRT1Bcl-2BaxMMP9蛋白表达结果表明,circ-CCND1SIRT1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表达升高,miR-224-3p表达降低(P<0.05),选择ECa-10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down实验、RIP实验证实circ-CCND1SIRT1miR-224-3p存在靶向关系;沉默circ-CCND1或过表达miR-224-3p可显著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凋亡(P<0.05);抑制miR-224-3p表达或过表达SIRT1可逆转沉默circ-CCND1或过表达miR-224-3p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减少凋亡裸鼠实验显示沉默circ-CCND1可抑制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升高miR-224-3p表达水平降低SIRT1Ki-67阳性率结论是circ-CCND1在食管癌中表达上调沉默circ-CCND1表达可通过调节miR-224-3p/SIRT1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

    胃腺癌患者中铁死亡相关临床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
    陈子奕, 朱启航, 潘 雯, 王慧雅, 张秋墨, 巴 一, 张海洋
    2023, 56(6):  66. 
    摘要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已被发现与胃癌密切相关然而铁死亡相关基因在肿瘤免疫调节和预后预测中的潜在作用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基于公共数据库中的胃癌数据和铁死亡相关数据通过LASSO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包含DUSP1NOX4基因的风险分数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了其准确性并且证明了其临床价值同时利用KEGG-GO分析预测了潜在的生物学功能。ImmuCellAI用于对免疫细胞浸润进行评分并预测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反应的敏感性模型也被用来预测药物的反应性并探讨其临床转化意义通过GEPIA数据库、RT-qPCRIHC验证了DUSP1NOX4的表达该研究系统地在胃癌中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普适性的铁死亡相关预后预测模型并全面总结了其预后意义和免疫相关效应DUSP1NOX4可作为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和STAD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卒中临床及MRI分析
    贾林燚, 李 杰, 程 芳, 庞炳昕
    2023, 56(6):  74. 
    摘要 ( 1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外泌体在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顾慧媛, 沈佳庆, 高 欣, 许春芳, 石玉琪
    2023, 56(6):  80. 
    摘要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探究急性胰腺炎血清外泌体对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首先选取20211月至2023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分为轻症组45例和重症组40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P3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检验,IL-1β和IL-18浓度采用ELISA检验,表面分子CD63TSG101的水平采用流式法检验。结果表明: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NLRP3蛋白表达、IL-1β和IL-18浓度、CD63TSG101水平均上升,且NLRP3蛋白表达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在细胞层面,以AR42J细胞作为对照组,取急性胰腺炎重症组患者外周血分离后的外泌体与AR42J细胞共培育作为外泌体共培育组,比较两组细胞的NLRP3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leaved-Caspase11GSDMD-FLGSDMD-N表达、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共培育组细胞的NLRP3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leaved-Caspase11GSDMD-FLGSDMD-N表达均上调,且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水平上升。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外泌体分泌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通过介导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促进细胞焦亡,为探究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的致病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纳米MoO2@MoS2的制备及其对RhB的高吸附性能
    赵红丽, 琚行松, 和 芹, 邢乾戌
    2023, 56(6):  85. 
    摘要 ( 1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钼源、硫脲(CH4N2S)为硫源兼还原剂,控制MoS21(摩尔比),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MoO2@MoS2,使用XRDSEMBETEDSZeta电位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罗丹明B(RhB)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对MoO2@MoS2吸附Rh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oO2@MoS2纳米粒子为花状,MoS22H型存在,微量的MoO2以斜方晶型存在,组成纳米花的纳米片厚约7.8nm,平均约12-13层。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iur吸附等温线方程,吸附过程为放热的化学吸附过程,MoO2@MoS2RhB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552mg·g-1

    水液相下依达拉奉与过氧化氢自由基反应的DFT研究
    孙 伟, 姜春旭, 梁晴晴, 杨 应, 张 勇, 王佐成, 张雪娇
    2023, 56(6):  94. 
    摘要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MN15杂化泛函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极化连续介质模型(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环境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过氧化氢自由基(HO2)的反应机理。考察了HO2H原子、HO2加成到不饱和C和单电子从EdaHO2转移3个反应通道。势能面研究表明:HO2H的自由能垒在0.0-153.9kJ/mol之间;HO2加成的自由能垒在68.9-90.3kJ/mol之间;单电子从EdaHO2转移的自由能垒是143.7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Eda可通过抽H和加成反应消除HO2,依达拉奉可作为HO2自由基的清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