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女性”作为一个泛指与男性相对性别的独立名词,在近代中国出现并被频繁使用,和关注到性别差异现象几乎同时,这也标志着作为性学(sexology)范畴和文化范畴的“女性”的历史性出场。换言之,“女性”一词的出现和性别差异的被关注,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通过大数据,可以发现在20世纪50-70年代人文社科领域的报刊中,“女性”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几近消失。与此同时,在文化层面上,性别差异也被严重忽略。然而,在医学报刊中,“女性”一词却相当活跃。可见,本时期生物学层面上的女性性别差异性并没有消失,只是没能转化为人文学层面的表述。“女性”在医学话语中的在场和人文话语中的缺位,其实和本时期忽略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理念互为因果。